1月9日上午,学院在综合楼四楼教职工活动中心举行2018年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专业和行动导向试点建设课程总结汇报会。会议由陈志勋副院长主持,学院党委书记许国强、院长谭骁彧、教务处、质量办、四系一部主任及教学副主任、各专业群建设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各产教融合试点专业主持人和行动导向试点课程建设主持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教务处处长张跃宁从课程建设规划和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非立项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使用等方面,汇报了试点建设课程和使用情况,以及学院5个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专业情况。同时,指出了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一是课程的行动导向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融合;二是有的课程资源建设丰富,但是没有很好利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课功能;三是利用网络查找的视频资源,在课程建设中使用时对非原创的版权,要注明出处;四是部分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没有很好的体现行动导向课程建设思路,存在书本“搬家式”的建设情况。下一阶段,希望老师们一是利用假期完善课程建设,可参考泛雅平台公开的精品课程;二是尽量多开发原创性的微课资源;三是全校教师推广使用泛雅学习通平台,鼓励支持有一定经验并能承担课程核心建设的老师,加入“湘职在线”课程联盟建设,积极申报课程建设的省级、国家级课题。
各系部主任汇报了本系部就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果。各产教融合试点建设专业主持人汇报了所主持专业产教融合开展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下一步工作推进的措施。各系部也推荐了1名老师展示了行动导向课程建设的成果及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陈志勋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中行动导向的理念及在建设中的应用,一是要注意教学内容是否有学生做项目和体现任务导向,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学生参与任务的完成,教师如何应用网络教学更有效的实现行动导向。
谭骁彧肯定了这三年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他为学院的专业及课程改革提出了“四个如何”的指导思想。一是如何开展专业和课程调研工作,二是如何构建教学(课程)体系,三是如何摆正专业的位置,四是如何适应新常态。(廖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