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学院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参加株洲 职教集团筹备会,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作为株洲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职学院,我院现有7个系部,教师405人,在校生11000多人,其中 及相关专业拥有中、高职学生6000余名,占学院学生总数的52%,有 及相关专业教师212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68名,双师素质教师153人, 、机械方面的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专业教学团队2个。学院 及相关专业拥有1个省级精品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 教指委精品课程。学院目前是国家 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通用 人才培训基地、北汽集团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 专业师资培训认证基地和株洲汽齿公司人才培训基地。
作为校企合作的受益者,我就学院 人才的培养现状与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个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 学院 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我院 类及相关专业开办早、基础好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 产业开始进入发展的“黎明期”,学校审时度势,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于1990年开办了 技术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省内较早开办 专业的职业院校之一。同时,为了配合 专业的开办,学校创办了华日进口 修理厂,引进日本丰田公司海外协力队员担任技术总监,为社会提供“教、学、产、研”一条龙服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选派了刘海雄、陈琨等5名 专业教师到日本丰田公司、德国奔驰公司等进行专业深造和业务培训,这些骨干教师业务水平的大幅提升,为 专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做大做强 专业,学校从2002年起先后并入了以培养 零部件生产制造人才为特色的中国重汽职工大学株洲分校,和以培养 维修与 驾驶人才为特色的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2003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 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基地”,学院 专业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我院已形成“一体两翼”的 人才培养新格局
当前,随着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带动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两型产业”的飞速发展,而 产业作为“集大成者”,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为一体,更是湖南优先发展的主要产业集群。湖南 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融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 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但是,纵观省内以工科为主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么是有机械无 ,要么是有 无机械,这就使得培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 产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
而我院是一所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与 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并且同时开办了高、中职层次的学历教育,对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 制造业人才具有相对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学院积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一体两翼培养 产业链人才”的办学思路,即:通过 与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的相互渗透融通,以 前、后市场产业链为一体,以 制造装配、 营销服务和 维护保养的高、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两翼,着力打造“一体两翼” 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为更好地应对 产业发展新形势,突显我院专业优势与特色,学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制造大类专业集群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争取国家职教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湖南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株洲市政府职教专项资金、校企合作项目资金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近五年来,学院累计投资近2个亿,围绕 专业群进行办学条件的改善与建设。学院新建了2万平米的学生实训大楼,拥有价值近4千万元的实训设备。2010年我院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300万元,全部用于 及相关专业的实训室建设。目前,学院已建有上海通用 教学中心、北汽控股 教学中心、发动机电控技术、 底盘、 电气设备、整车与检测、机械制造与加工、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专业一体化实训室50个,工位数达1632个。同时,学院正着力实施在省内具有一流水平的 楼建设。
三、校企合作,全面推进 及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我们虽然没有行业和企业背景,但近年来一直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对接优势产业,加强改革创新,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校+公司”的职教办学新模式。学院先后与上海通用、北汽控股、株洲汽齿、时代电动 、时代电气、吉利 、奇瑞 、苏州金龙、湘火炬等知名企业,在实训教学、设施设备、技术交流、师资互派、员工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学院开办了“上海通用班”、“北汽控股班”、“汽齿班”、“时代电气班”、“金龙客车班”等订单班,在 零部件制造、 整车生产制造与装配、 售后服务与维修等领域,分别建立了株洲汽齿人才培养基地、北汽控股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通用 人才培养基地。近三年,学院先后为上述 企业培养和输送高、中职 相关专业学生3600余人,为北汽集团、株洲汽齿等企业培训员工1500人,为上海通用 培训湖南地区售后服务人员560人,为全省各职业院校培养 专业师资126人。
校企合作的全面开展、不断深入,也为学院 及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带来了强大推动力。2007年,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评比中,我院 运用技术专业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专业,《 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且 运用技术专业省级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认证培训基地和机电一体化省级专业带头人两个建设项目均成功立项。2008年,学院 运用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团队, 运用技术省级专业带头人和《模具钳工》课程两个项目均成功入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今年,我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 类专业教师省本级培训基地,继而又被省政府确定为“湖南省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 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竞争力强
学院围绕“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 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获证率达95%以上,其中高级职业资格平均获证率30%以上;毕业生规格符合企业技能型岗位的需要,就业率当年达到97%以上;学生就业单位、岗位和待遇有明显优势,近三年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评价满意率达98%以上。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省级以上 技能比武及教学竞赛中获奖128人次。其中,学院高职学生邹凯、肖湘、湘璀三位同学在2010年教育部主办的高职院校 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全省竞赛中获一等奖;吴惠平、贺敏两位同学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总决赛,分别荣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10年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中,我院杨鞭原野同学获得高技高职学生组加工中心第一名,罗海老师获得教工组加工中心第二名,刘挣搏同学获得高职学生组数控技术第三名;冷德胜、彭庆玲等同学在湖南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分别荣获二等奖;学院中职部学生刘志飞代表湖南参加全国中职学校 钣金项目比赛荣获二等奖;江唯同学在湖南省 维修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许茂同学在湖南省 喷涂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营销专业学生今年首次参加“比亚迪杯”全国高职院校 营销技能大赛,荣获全国三等奖。
学院在 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第二部分 学院今后的努力方向
根据湖南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湖南 产业发展将重点实施“11566”发展战略,即“以轿车作为突破口,壮大长株潭 产业集群,带动五个零部件基地,重点发展六种车型和六种零部件产品”;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经营、持续发展的湖南 产业新格局,成为全国第七个具有国际竞争力、联动效应巨大的 产业集群基地。近年来,随着广汽菲亚特、比亚迪、众泰江南、广汽长丰、陕汽环通、北汽福田等 巨头的相继落户湖南, 产业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强势跃进的发展势头,足以证明湖南 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
目前, 工业已被列为湖南三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并对其进行了重点规划和扶持:即将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进而扩散到岳阳、衡阳、永州等地市,打造直径为300公里的大型 产业集群。株洲市委、市政府已把 产业作为其实现加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在3至5年内将 产业打造发展成为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把株洲建设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 产业基地和中南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 产业生产制造基地。
湖南 产业在中部地区的强劲崛起,必然带来了 制造与装配、 营销和 售后服务等相关人才的大规模、紧迫性需求。而省内目前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 类人才的 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情况下,我院基于自身在省内高职院校中所独具的办学优势—— 类专业办学时间长、办学基础厚实,并已形成了完整地服务于 前、后产业链的理想的专业布局,为顺应地方经济社会迫切需要,提出了创建“湖南 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构想,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赞同。
此时,株洲职教城的开工建设又为我院创建“湖南 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宝贵机遇。株洲职教城作为株洲市加快建设的十大基础工程项目之一、四大百亿重点工程之一以及湖南省重大建设项目,已于2009年10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先导区的云龙示范区南部。这个定位于“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科学城,占地面积5700亩,投资100亿元,计划3年建成,5年全面完善,届时,将可吸纳包括我院在内的10所职业院校,为10—12万人提供正规学历教育,年均培训6—8万人。建成后的职教城,将成为一座经、科、教互动,产、学、研一体,校、企、所共赢,院校资源高度共享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科技园,成为株洲市的“城市名片、两型典范、技师摇篮、发展引擎”。
我院将紧紧抓住湖南 产业快速发展和株洲职教城正在建设的双重宝贵机遇,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着力打造 特色,力争尽快创建“湖南 职业技术学院”。近期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瞄准 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培养三大类人才
进一步加强对 产业深入调研,及时掌握 产业发展对人才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的需求变化,周密分析预测 产业人才供需状况,争取在3年内对学院现有专业体系进行的全面调整和优化,逐步形成集机械、数控、 电子、 模具、 钣金、 喷涂、 装配与制造、 运用技术、 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于一体的 类专业体系,着力建设 零配件制造、 装配与制造和 售后服务三大 专业集群。在师资、设备等方面重点加强 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制造专业群的建设,大力培养 整车与零部件生产制造人才,同时巩固 后市场人才培养,全面对接 产业链,服务长株潭乃至整个湖南和全国 产业的发展。
2、优化办学机制,进一步做大培训教育
依托 产业链的发展,改革培训教育的办学与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现有株洲汽齿公司人才培训基地、北汽集团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通用 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 专业培养基地、湖南省 专业师资培训认证基地、湖南省 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六大基地的功能,重点加强 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人员、 销售人员、 维修人员、二手车评估师、 保险员、 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帮助 企业职工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积极承办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委托的 人才和全省 职教师资的培训业务,做大做强培训教育,更好地发挥学院的社会服务与辐射功能。
当前要特别做好 营销工程师、 诊断工程师、 管理工程师认证培训的申报工作,争取成为中国 工程学会在湖南地区 营销管理类人才认证培训的工作站。之所以要积极申报这一培训项目,一是可以为行业培训人才,二是可以提高我院 类人才的培养水平,三是可以打造与行业更广泛的交流平台,为创建 职业学院创造条件。
3、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扩大对接平台
一是着眼湖南 产业发展,在现在校企合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深化和拓展与本地北汽控股、南方时代电动 、吉利 、株洲汽齿公司、湘火炬火花塞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二是进一步激活上海通用ASEP项目,积极引进博世 职业教育项目,充分发挥二者在职业教育方面成熟的合作形式与功能,扩大项目的受益面。三是深化校企双方在基地、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合作形式和内容,将企业员工岗位资质要求导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将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设施设备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做好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的互派交流,实现校企合作基地的共建、共享和共赢。
6、力争引进博世项目,进一步彰显“ 特色”办学优势
根据我院建设规划,学院将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 销售与售后服务实训设备与环境建设,按照打造“ 医生”的培养理念,结合 临床诊断医院建设思路,将BOSCH项目纳入 实训楼建设,重点建设好 底盘模块实训室、 电控模块实训室、 网络教学模块实训室、柴油机模块实训室四个实训场所。
学院将进一步整合 类专业的优势师资,选派核心专业教师参加博世公司提供的课程培训,加强专业教师与BSC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专业教师 系统技术和 诊断技术,并为博世项目团队提供持续的培训。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构建一支优秀的博世项目教学团队。
同时,我们将借助博世项目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以省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师资基地、 人才基地为平台,引进博世项目的丰富培训经验,按照博世提供课程及课程方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课程考核与人才评价模式。优化博世项目课程与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与监控体系。加强与本地博世 维修服务站的沟通交流,融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湖南区域特点,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优化博世项目课程教学资源。
学院将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发挥博世 诊断实训中心与博世班项目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加强与博世 维修服务站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合作、科研合作。开展湖南BSC企业的一线工人进行 检测与诊断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帮企业进行了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解决企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
此外,我们将努力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对学员进行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培养。通过学校参与企业活动、企业支持学校活动,校企携手策划、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活动,扩大博世品牌在湖南区域影响力,从而达到互惠共赢。
尊敬的赵秘书长、二位专家,博世项目的申报建设, 专业人才的认证培训申报,是我院进一步突显“ 特色”办学过程中迎来的新的难得机遇,我们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和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申报机会,并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学院 类专业集群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服务 企业、对接 产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赵秘书长和两位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