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解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01 更新时间:2011/3/7 16:26:58

   

为了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地支撑产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教育部组织力量对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3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目录》)。
  一、《目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基础指导性文件,是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组织招生、指导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规划专业布局、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就读专业、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改善民生等,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73万人,在校生达到217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但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和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91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适用人才,提高他们的技能,适应当前国际激烈的产业竞争和企业竞争,要把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才培养与人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把造就新一代的人才与我们国家日后增强综合国力紧密结合起来。刘延东国务委员也多次指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目录》是2000年颁布的,至今已10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工业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方向、规格、质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程技术的进步为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产生了一批新职业、新岗位,很多原有职业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等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中职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生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差异性与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对专业内容的设置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录》专业设置老化,针对性差,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不能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职业教育的愿望,亟需进行修订。
  修订《目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措施。新《目录》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职业变化更加紧密结合,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目录》修订情况和新《目录》的特点
  《目录》修订工作从启动到新《目录》发布历时两年五个月。教育部聘请各方面专家,特别是具有行业、企业丰富实践经验、深厚专业背景的专家,组织成立了《目录》修订工作专家组和16个修订工作组,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性修订工作研讨会,开展了80余次调研活动和专题研讨。定稿之前广泛征求了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行业部委、行业协会、大型企业等方面的意见。
  本次《目录》修订工作总体要求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技术进步,服务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体系,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修订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准确把握层次和定位,优化专业设置;坚持以人为本,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坚持关注新职业,适应新需求,开拓就业领域。
  新《目录》在原《目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大的修订。一是目录结构进行了创新。原《目录》结构为专业类-专业名称-专门化举例-建议修业年限,新《目录》修订为专业类-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基本学制-继续学习专业举例。新《目录》将原《目录》中的专门化方向修订为专业(技能)方向,新增了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三项内容,明确了专业与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方向的关系。二是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新《目录》专业类由原来的13个增加到19个,新增了休闲保健教育”2个专业类,对其它专业类进行了更名、合并或拆分等调整。专业数由原来的270个增加到321个,其中保留专业126个,占总数的39%;通过更名、合并或拆分等衍生的专业110个,占总数的34%;新增专业85个,占总数的27%;从原《目录》删除专业22个。
  修订后的新《目录》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服务经济,对接产业。新《目录》根据产业分类进行专业划分,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设专业32个;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6个专业类,设专业122个;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1个专业类,设专业167个;分别占专业总数的10%、38%和52%。新《目录》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原《目录》基础上,一产类专业增加了14个,二产类专业增加19个,三产类专业增加52个。如,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增设了观光农业经营农资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适应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增加了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有色装备运行与维护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等专业;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增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4个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关专业、 美容与装潢3个与 产业链发展相关的专业、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8个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健体塑身休闲服务等休闲保健类专业;适应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要求,增加了民族织绣民族美术民族工艺品制作等系列专业。

    二是服务就业,对接职业。新《目录》在专业名称之后列举了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岗位),使专业与专业培养方向和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更为明确具体。专业(技能)方向是在原《目录》专门化举例基础上修订的,由原来的470个增加为927个。对应职业(岗位)是新增设的,共列举了职业(工种)1185个,基本涵盖了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规定的职业(工种)或经人社部批准的行业特有职业或工种。新《目录》特别关注新职业(工种)的吸纳,国家陆续公布的122个新职业, 新《目录》有102个专业覆盖了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满足最低准入条件和有晋升可能的96个,覆盖面近80%。一些新出现的职业雏形(或称社会职业),比如彩铃、彩信编辑员家具涂饰工房地产经纪协理等等,既不是国家职业大典内的职业,也不是行业设定的特有职业,但是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一定就业群体,又是该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此次修订也给予采纳,表示为在后面加括号,内注明“#”号,前面不带编码。有一些职业或工种虽然中职毕业生刚毕业时不能获得职业资格,但是可以入行,经过2-3年的实践或者学历进修,就可以晋升职业资格。考虑保留这样的职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指导意义,此次修订也予以保留,表示为在职业名称后加“*”号。比如:“2-06-05-00 国际商务人员*”
  三是服务终身发展,关注继续学习。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根本任务是育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同时要关注继续学习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新《目录》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增设了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对应相关专业,依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专业目录,以及补充高职专业目录,列举了356个高职、198个本科继续学习的专业,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拓展服务功能。传统的专业目录,其主要功能主要是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提供教育工作者使用。新《目录》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考虑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需求,而且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考虑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求,在结构上增加了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继续学习专业举例三个栏目,拓展了目录的服务功能。这一创新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与产业的关系、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关系、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使专业目录不仅具有传统的功能,而且对于帮助学生选择就读专业、明确把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目录》的实施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我们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
  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既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最基础的环节之一,也是加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教职成〔20104号)中,对新《目录》的施行已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教育部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意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就完善和规范专业设置的管理,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意见》将进一步明确专业设置的权限和管理职责,规范专业设置基本条件和要求,强调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各地建立和完善专业设置审议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办法,加强专业设置的监督与检查,以确保新《目录》的顺利实施。同时,教育部还将通过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定期对话机制,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Baidu
Baidu

Baidu
友情链接: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 工程学会中国 工业协会湖南 行业协会株洲市教育局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版权所有 
Baidu
map